八字命理中关于某种五行过旺,如果不能顺从其气势,也就是我们讲的从格,那么就要对其进行非制即化,有且只有这两种
方法;其中“制”就是用其“官杀”克之,而“化”就是用其“食伤”而泄之;比如命局中金旺而不从金,那么我们就要用
火来克之,或者水来泄之,其他五行以此类推;
但如果遇到火旺,泄它的为土,而泄火的本义就是“火生土”,这里面就有说法了,土有湿土和燥土之分,湿土泄火天经地
义,而遇到燥土,很多人都认为燥土遇到火旺是在加强火势,让火变得更旺,没有泄火的能力,那么这种观点是对的吗?
“燥土”到底有何特性?
“燥土”指的就是“未土”和“戌土”,之所以称它们为“燥土”,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自身的藏干里面含有丁火,并且没有
半点水气,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对水的克性会更大,很容易让水气荡然无存,称为水的终结者,所以就有“燥土”的定义;
当虽然“未土”和“戌土”同属于“燥土”,但二者的“燥性”是有区别的,那么到底谁会更“燥”一些呢?
“未土”中除了藏有丁火,还有乙木,木可以生火,木火顺生,导致木火之气非常的重,其性就有很强烈的炎上之意,同时
“未土”又成形于盛夏时节,并且从十二长生的角度来讲,藏干己土的冠带就为未,这导致“未土”的土性会更强,再加上
火气又先天自足,火土相生,火炎土燥,所以“未土”的“燥性”会更重一些;
“戌土”中除了藏有丁火,还有辛金,丁火克辛金其目的就是不想让辛金生水通关,也是意在断水之源,但毕竟辛金具有收
敛之性,收敛意味着寒性,也就是有降温之意,所以“戌土”之燥并不浓烈,同时“戌土”为深秋时节,藏干戊土在戌为养
地,导致戊土本身的土性是衰弱的状态,所以“戌土”的“燥性”当然要轻很多了,有的人还把“戌土”定义为“假燥土”。
“未土”中的火气源于盛夏之真火,它有真火之形,所以它会更具偏火性,更容易与火发生深度交流,不管是丙火还是丁火;
而“戌土”中的火气经历了夏秋两季由强盛转向衰弱,丙火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威严,所以“戌土”只是把火用丁火的形式收
藏起来作为火种而已,这也是它为什么称为“火库”的原因;
“燥土”到底能不能泄火?
“燥土”不能泄火主要是因为“燥土”遇到火之后会产生一些合局,会局,比如巳午未合火,寅午戌合火,这导致很多人都
认为只要火旺了,“燥土”就变长火了,它的土性就荡然无存了,所以没有办法泄火,只能是让火变得越来越旺;
其实这种论法还是在违背五行的客观本质,也就是说五行之间的生克本性是由本五行的属性决定的,它不会彻底发生原始本
性的改变,因为土就是土,火就是火,这是两种不同的物质,如果土遇到火多就变成火,那么古人就没有必要用五行了,用
四行就可以了;
只不过土本身确实是有一定的“变相性”,何为“变相性”?就是当某种五行成气势时,土此时具有一定的心性所驱,从整
体气势上有想要依附强者的感觉,但土自身的本性是不会消失的,比如命局中水旺,如果遇到辰土,丑土,虽然有会水局之
意,但本身土还是克水的,只不过这种克是一种慢慢的耗;土的泄火程度与命局中火的旺度有关,其次还与季节有关:
当生于春季时,春天天气刚刚转暖,阳气逐渐回升,冬天的寒气和水气还有残余,此时就算火盛,命局的冷暖也还是相对平
衡,“燥土”之气不至于太燥,所以依然可以有很大的泄火之性;
当生在夏季时,火正值当令,它的整体气势很强,如果此时遇到“燥土”,而不见半点水气,确实有“土赖火生,火多土焦”
的特点,如果加重火气,就会加重土的焦裂程度,此时“燥土”泄火的力量就要小很多,但并不代表不泄,只不过火炎土燥,
人生多不足,容易刑克孤寡;
当生在秋季时,秋天整体的气候在慢慢变冷,命局的燥气也会随之下降,此时金当令处于旺盛时期,金容易泄土之元神,导
致土气干燥虚脱,反而火旺可以抑制金的气势,从而补益土之弱势,也就是火克金而生土,所以此时的“燥土”可以泄火之
气,也就是土受火生。
当生在冬季时,冬季天寒地冻,温度降至最低点,此时的水气正当令,处于比较旺盛的时期,而“燥土”有了水气的润化而
变湿,有化土为泥之性,其实此时是土克水而救火,也就是不让水来制旺火,而让“燥土”变湿来泄火,此时的土也是受火
生的,完全可以泄火;
所以当命局中遇到火过旺时,尤其是“火烈而性燥”,此时是不喜欢用强水来克之的,古语有云:“不可制者,引其性情”,
也就是说如果五行过旺最好是通过引化,倾泻的方式来处理它们,这样会柔和丝滑很多,所以针对火过旺,最好需要用土来
泄火的能量,但此时的“燥土”的确泄力比较小,那么如何操作呢?
这就需要让“燥土”伴随一些水气,同时对旺火进行操作,此时的五行生克作用关系是土克水而泄火,而土克水最重要的就
是润土,如果没有水参与,只是“燥土”,那就差很多了,如果没有土参与,只用水那是犯旺,火多水灼;当然如果有“湿
土”辰土,丑土是更好的,而“燥土”遇到水的配合,就是在变燥为湿,这种组合应用是最有利于泄火的。